特殊儿童需要的语言开发训练
一个简单的发音,是口部肌肉及气息统合的正确运用,二者缺失其一都不能实现准确的发音。
口部肌肉的灵活运用需要给孩子持续的做口腔运动操,无语言儿童的发音都是需要辅助来完成的。因为注意力集中时间少,模仿能力差,所以辅助是快捷的让儿童掌握发音要领的途径。
很多无语言孩子在的发音练习时都会有哭闹的行为。
主要有以下两点:
1、急躁及恐惧心理。
发音的产生是以模仿为基础的。而模仿众所周知,口部动作的模仿难度一定高于大运动的模仿难度。所以辅助时孩子通常都会特别排斥,如果遇到强烈拒绝辅助发音的孩子,则只能从模仿教起,这样孩子的语言产生相对会慢很多。随着辅助次数的增加及各类发音的实现,这种急躁恐惧心理就会消失。
2、不能很好的运用气息。
有些孩子在的发音练习时,很多声音的产生都是在哭的情况下实现的。老师会发现在正常情况下孩子竟然不做发音尝试,相反在哭闹的时候则会做各种发音尝试。这主要就是因为孩子没有掌握气息的缘故。他的发音是哭着发出来的。所以在他极小的内心里就种下了只有哭才能实现这一行为的想法。所以做为语言训练师,一定要努力的去分辩孩子不能做和他不愿意做的区别。
特殊需要儿童的语言开发,主要是通过注意力的培养和模仿能力的实现。
1、注意力
对特殊需要儿童注意力的培养都是在食物强化下进行的。
先把食物放在眼前,要求孩子注视,孩子的注意力时间会很短,随着训练时间的推移可以接着训练孩子的目光追视。让儿童随着食物,由眼前、追视至身侧。这个时候一定不能乱移,当孩子可以目光追视时,他注视老师的时间会由两秒钟增加到五秒钟左右。
2、模仿
注意力的集中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,而任何的学习又都是以模仿为基础的。当孩子有相应的注意力和模仿能力时,对声音的模仿则会更容易实现。当孩子懂得发音学习时,他便会关注你的嘴而不再是你身体的其它部位。这时他已经意识到各类发音的产生是通过口部的运动来实现的。有些孩子在无法准确发音时也会主动要求老师进行肢体的辅助。